中国电氢耦合加能技术的新先锋一一新工绿氢
时间: 2025-04-20 09:19:32 | 作者: 水上高压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续走出上扬曲线。而伴随着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补能领域也在逐步升级,跨越“创新者鸿沟”。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异军突起,销量达到8.2万辆,同比大涨140%,表现尤为抢眼。全国氢能重卡全年销量为4460辆,同比增长22%,连续四年持续增长。虽然不能高举“先锋”大旗,但产业也呈现出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围绕氢能与电能耦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借由《2024EV充换电站百大优秀案例》项目,充换电研究院和优秀案例之一申报单位
在坚持“电氢耦合”融合发展理念下,打造的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和氢基础设施建设,有何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作为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主板600678)旗下的子公司,新工绿氢成立于2022年,自成立之初便
专注于氢能与电能耦合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旨在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和重卡、工商业及最终用户提供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能源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为新能源项目提供从开发投资、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的产品设计思路,新工绿氢以“电氢耦合”为核心理念,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性的电能和氢能装备,并成长为
▲新工绿氢“天制一号”PEM电解槽入选“2024上半年全国制氢新装备名单”
成立不到三年的新工绿氢,声量却在逐步扩大,技术和产品都实现着从“播种”到“挂果”。
得益于四川金顶集团省级技术中心和中央研究院的雄厚支持,以及团队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专家魏飞、德国工程院院士雷的带领下,研发技术和市场战略不停地改进革新。新工绿氢在产品研制上取得了多项专利,并在电能及氢能源技术领域均实现了突破,例如10kV撬装超级加能站及风光储超融合加能站,以及高性能PEM电解槽,PEM+SOC氢电融合技术等等,并于2024年9月荣获四川省
氢电耦合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促进了电力和氢能两大系统的协同进步,也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及“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路径之一。
。其中提出,编制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有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中也明确提到,国家还将重点支持氢能重卡、氢能公交等商业化应用领域,同时大力推动加氢站的建设和氢气基础设施的完善。
需求无边界,市场亦无界。针对于国内的新能源补能市场未来方向和趋势,新工绿氢也认为
。在这一背景下,新工绿氢提到,未来会促进扩大产品线,持续打造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和氢基础设施建设,并投资于研发技术和战略联盟。
在产品层面,新工绿氢针对新能源补能领域也推出了两大板块的设备体系,特别是在电能领域,其产品聚焦于“移动、智能、柔性、离网、应急”几个核心维度,旨在解决当前市场中的痛点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电能领域,新工绿氢的核心产品有了无人驾驶储充机器人、10kV撬装式超级加能站、移动加能车以及空中移动加能机器人。而在氢能领域方面,新工绿氢则推出了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
通过打造极具创新优势的产品矩阵,新工绿氢不仅解决了当前补能市场的痛点问题,还为未来新能源补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能够按照每个用户需求,移动式补能,灵活调度到不同场景进行充电服务,解决固定充电站资源不足、布局固定、无法灵活应对突发需求或高峰时段以及排队时间长等问题,满足临时性、应急性的充电需求。并在应急保电、峰谷套利等场景下,提升充电效率和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其移动加能车也能够解决“里程焦虑”和固定充电站压力大的问题,适用于应急救援、长途旅行应急补能的场景。
这一方案,着眼于传统充电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且受限于电网负荷等痛点,新工绿氢的撬装式加能站能快速部署,提供离网式充电服务,能解决场地不足、落站周期长、新能源弃风弃光等问题,适用于偏远地区或临时性活动场景,以及在电力负荷不足的地区提供大功率充电服务。
● 预装生产,整站运输,轻施工免调试,一站交付,可整体搬迁或车载移动加能。
● 集成配电变压器与变压器保护柜,直接采用10kV供电,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低压动力线损耗,配充一体化设计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产品全寿命周期的LCC成本显著降低;
● PDU采用全矩阵-无主-分布式控制架构,保证各充电枪分配单元完全独立任一枪故障不影响其他充电枪的正常工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设备具备8终端超、快充混合布署的能力。部分充电终端采用超充接口,赋予液冷超充的充电的能力,满足最新车型的充电需求;其他终端采用国标快充接口,满足常规车型的充电需求;
● 全功率动态分配技术,可实现60~600kW功率输出到任意一把充电枪;可动态加载充电策略(先到优先、平均分配、随机分配),实现多场景的人工/定时自动切换。
,通过上装轨道解决地面空间存在限制的问题。空中加能机器人通过利用头顶空间,提升充电桩的覆盖率和利用率。
,能够解决传统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撬装式一体站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迅速部署落地,同时降低用氢成本,提升制氢效率,适合在氢能需求量大的区域部署,解决该区域氢能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新能源补能市场瞬息万变,把脉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仍有不小的挑战与考验。新工绿氢坦言,
当前补能行业的竞争焦点在于技术创新、场景化解决方案、成本控制和品牌影响力
。而新工绿氢的破解之道,便是凭借强大的研发技术能力、场景化的产品设计、完善的渠道布局和鲜明的品牌形象,在竞争中铸就核心优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补能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对于当前产业链内同质化的竞争和内卷,新工绿氢也将通过持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经营销售的策略来应对,确保可持续发展,把目光专注在产品技术的研发迭代,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的精准性上,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创新的压力。
而在2025年,新工绿氢也将继续在研发技术和市场拓展上发力,拓展延伸原有的产品体系,针对更加精确的场景需求,不断迭代技术与产品,以期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以场景应用+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拓展为支撑,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而新工绿氢也将怀揣技术信仰,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加能装备技术服务商,并在未来进化成一家技术领先、市场广泛、社会责任感强的国际化企业,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